新航和酷航今年加入全球气流通报平台,可实时掌握国际航空领域共享的气流相关数据,今后能更好地选择最佳飞行路线,应对气流风险。(档案照片)
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旗下廉价航空酷航今年加入全球气流通报平台,可实时掌握国际航空领域共享的气流相关数据,以期更好地选择最佳飞行路线,减低气流风险。
气流通报平台(Turbulence Aware Platform)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(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, 简称IATA)2018年推出的数据共享平台,实时汇集全球多家航空公司的气流相关数据,整合共享,帮助飞机师和调度员规划最理想的飞行高度;一方面减低气流风险,也提高燃油效率,减少碳排放。平台数据也可供气象局用于验证并开发气流模型,或开放给学术机构进行相关研究。
IATA星期二(12月10日)宣布,平台的覆盖范围今年再扩大,再有六家航空公司加入,除了新航、酷航(Scoot),另有韩亚航空(Asiana)、英国航空。其他较早前已加入平台的航空公司包括卡塔尔航空、法航及大韩航空等。
迄今共计25家航空公司逾2600架飞机向平台提供气流相关的即时数据,去年共生成3800万份报告。
除了纳入航空公司,协会过去一年里也同美国气象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、汉莎系统(Lufthansa System)等六家公司签订协议,通过这几家公司现有的驾驶舱仪器、飞行计划、飞行跟踪系统相关的数据解决方案,为气流通报平台提供数据,让飞行员、调度员和飞行规划师不必再同时应付多个屏幕或工具,可通过统一渠道接收气流数据。
“没有灵丹妙药”可杜绝气流
协会飞行与技术运营总监福克斯(Stuart Fox)在日内瓦向媒体解释,飞机飞行时实时收集的数据会经航空公司的伺服器传送到IATA气流通报平台数据库,处理后供第三方使用;整个过程只需几秒,可大幅提升飞行安全和效率。
不过,福克斯强调,避免气流,“没有灵丹妙药”,“最终办法还是得系好安全带,而且建议全程都这么做”。
协会理事长沃尔什(Willie Walsh)在回答《联合早报》提问时则指出,气流通报平台更多是预测和通报气流状况,还做不到完全回避。他说,由于“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”,更多航空公司有意加入气流通报平台。“这说明了我们在业内可相互合作、分享数据、借鉴经验,确保不重蹈覆辙。参与的人越多,覆盖面就越宽广越准确。我们对目前的参与度感到非常满意。”
近半年来,飞行途中遇严重气流酿成伤亡的事件频频发生。今年5月21日,新航SQ321航班从伦敦飞往新加坡途中遇上严重气流,导致一人丧命多人受伤。9月6日,酷航也发生类似状况,从新加坡飞往中国广州的航班遭遇气流颠簸,四名乘客和三名机组人员因此受伤。
新航发言人受询时重申,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是集团的首要考量。其实在SQ321事件发生之前,新航已针对天气和气流管理采用各项科技和工具,也不断评估可支持集团的现有方案,包括从11月1日起加入IATA的气流通报平台。
樟宜机场客流量未恢复疫前水平 与宽体飞机启用滞后有关
针对新加坡樟宜机场的客流量为何还未能恢复到冠病疫情前的水平,沃尔什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明,樟宜机场所在的亚太地区整体复苏放缓,国际旅游仍比2019年低5%,中国旅客人数也还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。他也提到,宽体飞机未如预期投入服务,现有机队的运行速度也因发动机问题而不一致。
他透露,日内瓦机场非常希望开通日内瓦与新加坡之间的航线。“但是要让一家航空公司在没有所需的宽体飞机下承诺开通这条航线,显然比10年前更具挑战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