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林百列综合诊疗所家庭医生奥卡(Prawira Oka,右)为痛风病患看诊。他说,痛风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,酒精、红肉、动物内脏、含糖饮料都是导致或加重痛风的因素。(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综合诊疗所提供)
我国痛风病患中,将近三成患者病情控制不佳,其中,马来族、男性和心脏疾病患者病情控制不好的风险更高。
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星期一(12月9日)发布上述研究结果。新保集团针对在2018年至2019年间,到旗下八家综合诊疗所看诊的痛风病患开展调查研究,并进行追踪分析。
研究显示,本地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61.7岁,大多数为华族男性,占76.8%。
研究发现,28.2%的病患痛风病情控制不佳,华族患者的比率是26.6%,马来族则有36%的患者病情控制不佳。
负责这项研究的马林百列综合诊疗所的家庭医生奥卡(Prawira Oka)受访时解释说,一年内痛风复发两次或以上,并前去复诊的病患,视为病情控制不佳。
奥卡指出,痛风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,酒精、红肉、动物内脏、含糖饮料都是导致或加重痛风的因素。
马来族平均收入最低 或难以有效管理痛风
他也说,与华族和印度族相比,马来族的平均收入最低,经济能力差距可能是导致他们难以有效管理痛风的原因之一。然而,其他影响病情控制的生理原因尚不清楚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研究发现,很多患者由于担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,没有按时或足量服用名为“别嘌醇”(allopurinol)的药物。
超过一半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没有服用别嘌醇,只有约13%的患者服用300毫克或以上的别嘌醇。
新保集团综合诊疗所研究与基层医疗研究院主任陈业川副教授指出,这是一款用于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,从而缓解和治疗痛风的药物,对于防止通风再次发作和恶化非常重要。
价格方面,每片别嘌醇约为2角,通常每个病患每天须服用一片。陈业川提到:“我们一般从低剂量的用药开始,得通过观察疗效,进行适当的调整,这个过程也需要患者配合。”
男性及心脏疾病患者 面对较高发作风险
他也指出,有理论认为男性容易患痛风,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,有助于肾脏更好地清除尿酸,从而预防痛风。
同时,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也面对较高的痛风病情控制不佳的风险。这是因为他们服用利尿剂来帮助控制体内的液体水平,而利尿剂会升高尿酸水平,增加急性痛风发作的风险。
若痛风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,会导致关节变形,行动受限,还可能引发肾结石或肾衰竭。(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综合诊疗所提供)
新保集团旗下综合诊疗所目前专注于团队护理,鼓励医生定期检查患者的痛风控制情况,根据每个患者的需求定制药物剂量。护士和营养师也会提供相关饮食知识,引导患者积极管理病情。
今年70岁的施文华平时喜欢喝啤酒,食用红肉和猪内脏。2018年他在中国云南旅行途中,突然发现左脚的大脚趾红肿,疼痛难忍。
他回国后在综合诊疗所确诊痛风,听取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,并调整饮食习惯。控制得当后,他的痛风就不再发作了。
他受访时说:“痛风发作时,连轻轻地碰一下都很痛,痛到眼泪都会流出来。我现在开始节制饮食,那些喜欢吃的内脏不吃了,连啤酒都不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