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水果、煎蕊等巨型食物为主题的装置艺术作品,正于武吉巴督4道第273座和第279座组屋之间的人行道上展出。(李冠卫摄)
特大热带水果、巨杯煎蕊饮料、超大碗红豆冰……你有没有注意到社区里悄然出现的这些“巨型美食”?
人民协会百盛艺术(PAssionArts)号召邻里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,推出一系列以本地美食为主题的巨型装置艺术。在本地艺术工作者的指导下,超过700名来自七个社区的居民参与工作坊,完成这些作品。
参与社区包括:白沙中、静山—实里达、武吉巴督东、海军部、芬维尔(Fernvale)、林邦和直落布兰雅。
首批完成的作品从12月起,陆续在这些社区展出。第二批由另外七个邻里社区参与制作的装置作品正在筹备中,预计明年陆续亮相。
在人协百盛艺术号召下,四名艺术工作者刘炜康(左起)、 曾荣松、许婉荷及卢国华带领武吉巴督东居民完成巨型美食装置艺术。(李冠卫摄)
部分作品还将在明年2月7日至8日的妆艺百盛艺术街(PAssionArts Street @ Chingay)展出。
陈瑞玲:合力把日常平凡变得非比寻常
人协艺术及文化署理事长陈瑞玲说,希望通过人们对美食的热爱,结合视觉艺术的力量,将社区凝聚在一起,共同创作展现艺术与创意。
“这项活动证明我们的邻里极富创意与想象力,大家能合力把日常的平凡变得非比寻常。”
以曾荣松(73岁)为首的四名艺术工作者,带领百名武吉巴督东居民,在四周内花了96小时,一起完成了什锦豆(kacang puteh)、杯装煎蕊和热带水果的大型作品。
曾荣松受访时说,这些古早味食品承载着儿时记忆,也是许多本地人爱吃的食物。
“为响应政府健康号召,我们特别制作碗装水果,选用榴梿、西瓜、红毛丹和杨桃等本地特色水果。”
为了环保与节省开支,曾荣松搜集废弃的保丽龙。使用胶水拼接整合后,由四名艺术老师指导居民切割成红豆、绿豆青条、鹰嘴豆、亚答籽等造型,再进行上色。
用本地报章制作零食包装袋
制作什锦豆时,为还原记忆中的古早味,他们特地使用《联合早报》等本地报章,制作零食包装袋。
参与工作坊的69岁居民唐翠妹说,学习切割保丽龙时,她数度化身“雪人”。“没想到废弃的刷地扫帚也能派上用场,被改造成红毛丹的毛。”
72岁居民陈泇郿说:“看到自己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展现在大众眼前,很有满足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