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者群扩募中,入群请向后台发送名片,谢谢。
谢绝单纯围观潜水,大家心平气和地哀叹行业和聊聊新鲜事。
今天值得纪念,因为可以给闽系房企美元债打上两个字:
第一季,剧终。(请注意,可能还有彩蛋,在文末)
接近傍晚时分,金辉发了公告,没兑付一笔本金为3亿美元的美元债。这是金辉仅剩下的唯一一笔美元债,也不存在宽限期。
是的,金辉,境外违约了。闽系仅剩的独苗,终于也违约了。这也代表着,闽系房企美元债,团灭。
事实证明,市场不是鱼儿的7秒记忆。大家很容易就想到了2021年的花样年,那个中资美元债里飞出的“黑天鹅”。
金辉和花样年有共通点:违约当天,价格还是在90+。
这是接近兑付的价格。这样的价格下违约,得把一些多头的脸打得响亮。
而金辉比花样年更为精彩的地方在于,违约前价格走势上的曲折起伏。
这个礼拜一,也就是2天前,它的价格一下子从70左右涨到90+。这等同于给市场释放了即将会兑付的强烈信号。小伙伴们说,基本上不少PB都冲进去了,不想放弃最后的10-30的浮盈,要去接着最后的泼天富贵。
要是把时间线再拉长3个月看,围绕着这只债的故事更为惊心动魄。背后代表着市场各种多空力量的博弈。
简单回顾一下:
今年1月下旬到2月初期,各种消息在市场释放,从传公司要召集主要投资人协商开会到后来会议取消,从传有几家中资券商进场协助公司展期到没有下文。
当时,市场上就有观点认为,不排除金辉会模仿当年的融信试过的极限操作——低价收购筹码,最后压哨兑付。
这阶段,债券价格一路从70+跌至50+又回到60+以及70+。
第二阶段,则是在过年后的一个月里。市场围绕着金辉会不会展期,进行薛定谔猜想。
同时,市场上也传出金辉可能自己有在收购的消息,毕竟它家之前也被传过跟部分主要投资人商讨过意向性的回购价格。
伴随着的价格也开始一路下跌至50-60+区间。
第三阶段,是多空博弈最为剧烈的阶段,也就是这几天。金辉债券价格一下子从50+到70+直至今天的90+。
消息面上有一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:公司准备好了钱,但是汇不出去。这一条理由,绿地用过,结果我们都知道,后来它违约了。
但在金辉身上,这条消息并没有让债券价格下跌,反而是得了某种魔怔一样上涨。一切看上去像是兑付的剧情,没有人希望它会成为花样年No2。
多头们的理由符合逻辑。一是如果要违约,应该在3月初就开始着手展期,没必要到现在再反悔。二是金辉就仅有这一笔美元债了,只要兑付就能保住不违约的金身,没必要这时候放弃。
不过没有什么比兑付更令大家心安,直到今天公告出来前,不少小伙伴们还在问:
金辉打钱了吗?
只是,这一次,奇迹终究没有发生。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。
金辉的违约,宣告闽系房企美元债的集体终结。
金辉本身也许并不认可外界贴的闽系标签。毕竟它10多年前就北上,将总部设在北京,而非上海虹桥或者福建。
也因为在2020年年末上市,时间比较晚,金辉在融资、拿地等方面相对杠杆没有放很大。不过,或许并不是金辉本身有多优秀,而是因为其他同行们的衬托。
一个行业硬着陆后,反应到市场主体身上,就像是时代的灰化为沉重的山压了下来。金辉也不例外,土储见底、销售惨淡、毛利率下降、以及要命的流动性恶化等等。
这个全口径销售额还不到300亿的地产公司,光今年二季度就有近百亿元的银行及非银借款要还。
不还这笔3亿美元的美元债,倒是减轻了不少压力。当然,不还也有代价:
毕竟公开市场违约后,金辉现在在各家银行显示为正常的贷款,会触发预警,不排除银行层面对它形成挤兑。
只是,金辉就算还了这3亿美元债又能怎么样?要知道,不少曾经嘴唇都咬出血在还债的老板,都后悔得直拍桌子呢。最近,闽系房企里最勤奋的阳光城林老板,也卸任了董事长。阳光城原有的董事、监事全部变跟退出。
在信用被结构性打破后,大部分出险房企似乎只剩一个最大也是最核心任务:兑付理财+保交付。如果能完成这两项,为什么还要做更多?
我猜想,在到底还不还这3亿美元的最后时刻,金辉的老板应该是想通了什么。
只是,有没有可能这也是金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。违约后,牌面已经被打到最烂,如果公司已经收了不少筹码,很快会有更好的机会吸筹。如果老板有一颗坚定的化债之心,金辉的境外重组被通过不是什么难事。这也许就是金辉美元债故事第二季的主线。
一位小伙伴今天跟我唏嘘着:
“你看地产这个行业到了现在,居然是在讨论万科会不会活下来。”
这让我想起之前一个视频:
放在柜子里的碗都倒了,不过有柜门的玻璃顶着。柜门只要还没打开,碗就不会掉落碎掉。
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